傅荟璇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同年10月进入“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长期从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与智能感知、机器视觉检测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研国际合作课题、民品横向课题、基金类课题多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技术发明三等奖等多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10余项,受理10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
研究方向: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及机器视觉检测、无人系统视觉伺服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承担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研国际合作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系统智能感知”,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船载视频稳像与目标跟踪技术研究”,民品横向课题“高速目标跟踪仿真技术”,基金类项目“复杂背景下强机动目标跟踪技术研究”、“视频稳像与目标跟踪技术研究”等;教改项目“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参与完成了国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船舶鳍/翼鳍减横摇抗饱和智能矢量控制研究”、“穿浪双体船纵摇/升沉-水翼/尾板联合控制”等科研项目。
学术交流:
2017年-2019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所(RI 机器人科学 世界排名第一),访问学者;
2010年9月赴日本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主讲课程:
国家级一流课-自动控制理论(本科生);最优估计(研究生)。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
《Ocean Engineering》、《光电工程》期刊及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会议等审稿人。
出版著作:
专著《智能预报技术及其在船舶工程中的应用》,2016;
《MATLAB神经网络应用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获奖:
2021年,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二等奖;
2020年,指导研究生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三等奖;
2018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2017年,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1项;
2016年,获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
2014年,获黑龙江博士后科研启动资助一等奖1项;
2014年,获校优秀主讲教师;
2013年,获校优秀主讲教师;
2012年,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2012年,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
2012年,获哈尔滨市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2项;
2012年,获院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1项;
2011年,获黑龙江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2005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移动电话 :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