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刘刚,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哈工程-中国联通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执委。教育部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和考试中心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全国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信息化专家。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会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员。2005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访问学者,201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访问学者。ICISS 2024、AICAI 2024和ICTCE 2024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Program Chair),ICISS 2023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主席(Publicity Chair),ICISS 2022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Program Chair),EAI BROADNETS 2022国际学术会议本地主席(Local Chair),ACCC 2022和ICCAID2021国际学术会议主旨发言(Keynote Speaker)。
主要研究兴趣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多模态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语言模型;(2)计算机视觉;视觉问答;(3)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多模态知识图谱;机器翻译;多模态机器翻译;(4)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在上述领域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中科院TOP期刊4篇,CCF A类B类论文6篇,CCF C类论文7篇,SCI收录12篇,中外合作论文25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累计课题经费660万元。获得中国信息化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
由于常年在上述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目前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组建了一支国际一流的跨国学术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机器学习百科全书作者Wray Buntine教授和普华永道首席数据科学家Kai Zhan博士等6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长期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国家生物信息与脑科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澳大利亚普华永道公司人工智能组保持学术合作与交流,并保证每周至少有一次跟国际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线上或线下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本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5名和博士研究生1-2名,同时欢迎优秀的本科生加入实验室学习实践,本人的学生可直接内推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等大厂,或内推航天、船舶系统内主体单位研究所,或内推发达国家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博士和博士后。2024年,本人指导的硕士毕业生1名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名工作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601所,3名工作在北京美团、北京阿里、华为等知名企业,就业学生平均年薪超过30万。本人领导的研究室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唯一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室,也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最大的几个计算机视觉研究室之一,如有意愿加入我的研究室的同学,请将简历发送至liugang@hrbeu.edu.cn。
移动电话 :
邮箱 :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1]
2003.9 -- 2008.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博士
[2]
2001.9 -- 2004.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硕士
[3]
1995.9 -- 1999.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学士
[4]
2003.9 -- 2008.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博士研究生毕业
[5]
2001.9 -- 2004.4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研究生毕业
[6]
1995.9 -- 1999.7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及应用
 大学本科毕业
[1]
2014.9 -- 2015.9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信息技术学院
访问学者
[2]
2011.9 -- 2014.9
哈尔滨工程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
[3]
2009.9 -- 至今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4]
2005.9 -- 2006.9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工程学院
访问学者
[5]
2004.9 -- 2009.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讲师
[6]
1999.9 -- 2004.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助教
[7]
2009.9 -- 2024.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副教授
[8]
2004.9 -- 2009.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讲师(高校)
[9]
1999.7 -- 2004.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助教(高校)
[1]
2024.1 -- 至今
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医学分会执行委员
[2] 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会员
[3] 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会员
[4]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员
[5]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6]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
[7] 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员
[8]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
[9] ACCC 2022和ICCAID2021国际学术会议主旨发言(Keynote Speaker)
[10] EAI BROADNETS 2022国际学术会议本地主席(Local Chair)
[11] ICISS 2022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Program Chair)
[12] ICISS 2023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主席(Publicity Chair)
[13] ICISS 2024、AICAI 2024和ICTCE 2024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Program Chair)
[14] 任《Journal of Algorithms and Optimiz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和《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peech Recognition》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15] CCF 列表SCI期刊《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主编
[16] 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信息化专家
[17] 全国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
[18] 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
[19]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和考试中心专家
[20] 教育部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员
[21] 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23] 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执委
[24] 哈工程-中国联通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实验室主任
[25] 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执
[26] 担任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委会专家
[27] 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会员
[28] 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会员
[29]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员
[30]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31]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
[32] 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员
[33]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
[34] 担任SCI期刊《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主编,担任《Journal of Algorithms and Optimiz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和《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peech Recognition》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