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刘永阔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教师拼音名称:liuyongkuo
    • 所在单位: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性别:男
    • 学位:博士
    • 在职信息:在职
    • 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个人简介

    刘永阔,男,1977年4月生,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2002-07-02)
    研究方向:核动力运行与安全技术;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核动力装置智能运维技术;核设施退役仿真与信息支持技术 等

    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核科学技术与安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课程有“核工程检测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核科学概论”和“核电站仪表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核工程检测仪表”、“核电站设计、建造和运行”。主持完成省、校实验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出版书籍8部,参编(排名第二)特色本科生教材《核工程检测仪表》、特色研究生教材(副主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排名第三)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主编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压水堆主系统安装与调试》、核安全与仿真科技丛书专著《核设施退役仿真辐射安全与评估技术》等。其中,编著的特色研究生规划教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获黑龙江省高教协会“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学术著作奖、"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核科学与技术特色规划教材“核工程检测技术”获首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教材、202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先进核科学与技术应用与探索丛书—核与辐射安全系列。从教以来,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校十佳班主任”、“本科生优秀主讲教师”、“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和“实践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2010年作为核心成员所在的核动力仿真研究中心“兴海”学术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发展团队”。2012年所在的指导研究生导师团队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主持承担40余项国家预研与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及多项行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重要横向研究等项目。2007年通过NSRA交流活动在日本原子力研究开发机构(JAEA)Fugen核电退役研究中心进行核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核电的安全运行及解体退役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核动力装置运行支持技术研究;核反应堆退役拆除仿真与信息支持技术研究;核动力装置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严重事故诊断模块设计;小堆运行支持技术等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领域核心学术刊物和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60余篇被EI、SCI检索。作为第1作者获得软件著作权24项,作为第1作者申请发明专利18项。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联系方式

    邮编 :

    传真 :

    通讯/办公地址 :

    办公室电话 :

    教育经历

    [1] 2003.9 -- 2007.3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01.9 -- 2004.3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1997.9 -- 2001.7
    吉林农业大学       机械及自动化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21.6 -- 至今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社会兼职

    [1] 应用科技、核动力工程、原子能科学技术、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Journal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2] 2017.1 -- 2017.1
    第四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专题委员会副主席(第九专题),北京


    [3] 2018.1 -- 2018.1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mbiotic nuclear power systems for 21st century (ISSNP2018), 主席(技术组I-2),哈尔滨


    [4] 2019.1 -- 2019.1
    第五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专题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专题),上海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6] 中国自动化学会 会员(2021,编号:E1405142314M)


    [7]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核反应堆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专题组委员


    [8] 中国核学会 会员(2018, 编号:E360630044M)


    [9] 2021.1 -- 2021.1
    2021第一届数字化核电联合博士生论坛,  学术委员会委员、组织委员会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


    [10] 2022.1 -- 2022.1
    2022第二届核电数字化博士生论坛,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田湾核电


    [11] 2022.1 -- 至今
    中国核学会核电运行与应用技术分会 (2022,第一届) 常务理事


    [12] 2021.1 -- 2024.1
    山东省核学会专家库专家


    [13] 2022.1 -- 至今
    黑龙江省省级辐射事故应急专家咨询组专家(核辐射类)


    [14] 2023.1 -- 2023.1
    第六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专题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专题),成都


    [15] 2023.1 -- 至今
    中国知网(CNKI)评审专家(2023年9月-至今);学术桥评审专家


    [16] 2023 第三届核电数字化博士生论坛,组委会副主任,专题主席,华北电力大学,2023年11月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