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许晨,1996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博士,硕士生导师。
2023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与语音处理,围绕机器翻译、语音翻译、语音识别及文本生成等方向开展研究,多次参与WMT机器翻译评测、质量评估任务评测及IWSLT语音翻译任务评测,取得领先成果。曾在腾讯、字节跳动AI Lab进行企业实习,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
团队坚持基础研究与落地应用并重,致力于开展真正有意义的高水平研究。
当前研究方向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涵盖多模态建模、人工智能安全、网络安全及专业领域大模型等方向,在ACL、EMNLP、ICLR、UAI、TASLP、AAAI、IJCAI等高水平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发表论文可查看谷歌学术链接。团队动态可查看该文档团队动态。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 多模态建模:开展文本、语音、图像等多模态的联合处理研究,重点围绕多模态大模型展开。该方向已积累丰富成果,获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2. 人工智能安全:涵盖人工智能技术自身安全风险(如传统神经网络与大模型的对抗鲁棒性),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安全问题(如深度鉴伪),相关成果已发表多篇论文。
3. 网络安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流量识别,重点探索大模型技术驱动的网络安全变革,团队已积累多年经验。
4. 专业领域大模型:结合大模型技术与我校优势学科——海洋与水声领域,已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构建我国首个水声领域文本大模型,正进一步将多模态大模型拓展至海洋探索方向。同时,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支持,正构建教育领域大模型,可直接应用于课程助教等场景。
5. 大模型前沿探索:团队积极布局RAG、Agent、大模型辅助编程等前沿方向,并计划近期开设大模型相关教学课程。
上述方向中,1-3为基础研究方向,4-5为应用落地方向。
团队诚邀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本科生加入,已制定系统化学习方案。目前已有近10名不同年级的稳定成员,核心围绕项目开发与科研,鼓励将前沿技术应用于竞赛,有核心贡献者支持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专利、软著及发表论文。不设能力门槛,但需对人工智能方向有浓厚兴趣,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好奇心、求知欲及主观能动性。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1]
2019.9 -- 2023.7
    东北大学
        
     工学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17.9 -- 2019.7
    东北大学
        
     工学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2013.9 -- 2017.6
    黑龙江大学
        
     工学学士学位
        
     大学本科毕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