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工学博士,计算机教育与实验中心副主任,机器人仿真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EI和中文核心论文多篇(JCR-1区2篇)。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软著4项。主持完成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经费总额近500万。编写教材4本(含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改革项目5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以第一指导教师身份指导学生获得国际级、国家级比赛冠亚季军50余项,累计获国家级以上奖励500多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余项,学生科研立项500多项。指导创新创业学生保研200余人,指导学生创立实体公司多家。指导的机器人仿真协会获得“校庆6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校十佳社团”和“校优秀社团”称号。
曾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棋院、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等部门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5项;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优秀奖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建设了两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优秀裁判奖1项。获得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获得校级教学奖励6项(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本科毕设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示范课程等)。
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博弈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在多年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与FIRA、ROBOCUP和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器人仿真创新实验室建设了聚焦智能人形机器人和计算机博弈相关研究领域的本硕博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形机器人学习、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计算机博弈、嵌入式与物联网安全等。近3年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机器人顶会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5篇(CCDC,自动化学会A类会议,3篇;CCF NCCA(计算机应用大会)2篇)。已录用论文包括:SMC(CCF推荐C类会议)2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CCF中文T2)1篇。实验室有多款中小型人形机器人和3D打印机,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近年来开发的体感人形机器人,受邀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哈洽会、新材料博览会等众多大型展会,国家、省市级媒体曾多次报道。实验室培养的本科生每年有多人保研,研究生毕业入职美团、字节跳动、研究所等单位。
招生要求:计算机,软件,通信,机电,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本科生,相关专业学生可跨专业申请保研到本团队。
Educational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Honors & Awards
No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