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 核化工及电化学创新团队
Team Introduction:
团队有导师8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人,共有研究生8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72人。团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育人理念,深入推进导学思政育人建设,以创建卓越先进的导学团队为目标,全员全程全方位探索推进教书与育人相互融合、学术研究与思想引领相互融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相互融合的导学育人模式,致力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研究方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核技术应用与安全保障卓越工程师博士和硕士生。
本项目依托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面向核环保放射性废物处理安全、放射性药物医用同位素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核工程结构安全等国家战略领域的重大需求,在教学科研中引导学生着力解决重大工程问题中,关注放射性废物处理、医用放射性核素分离、核结构安全等涉及的核化工、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结构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科学问题。近年来,本团队潜心科研,敢于创新,从基础理论机理研究到“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主持了20余项省级及以上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任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国家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专项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基金1项,基础加强计划技术领域基金1项,国防科工局后处理专项1项,核能开发子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2项等各类项目。
本团队近3年共发表SCI检索论文54篇,申请发明专利22项(14项授权),毕业博士和硕士43人,博士后博新计划1人。获山东省核学会、山东省计量测试学会科技成果奖3项,山东省核学会优秀核科学技术工程师奖3项,获中国核学会先进工作个人1项,2022年度山东省核学会突出贡献者奖1项,烟台黄渤海新区“最美科技创新巾帼先锋1项,获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校级模范教师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