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 刘军LIUJUN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 点赞

教师拼音名称: LIUJUN

所在单位: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性别: 男

学位: 博士

在职信息: 在职

联系方式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学术交流

参加会议、主持会议、举办论坛
2004年7月7~11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参会论文:“Block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Paper presented to the 36th World Congress in Sociology, Beijing July 2004.
2004年8月12~19日,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师资培训班”。
2004年11月6~9日,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社会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
2005年3月9~15日,赴香港考察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开设情况。
2005年10月10~13日,参加在安徽合肥市举行的“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理事会议”。参会论文:和谐社会的形式基础——三方关系研究,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2005年10月于合肥。
2005年10月14~18日,参加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2005年全国社会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
2005年10月22~26日,参加在上海市举行的“组织社会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参会论文:块模型及其应用,组织社会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2005年10月22~26日于上海。
2006年6月20~23日,参加“第一届社会网络与关系管理学术研讨会”(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06年7月15~17日,参加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参会论文:一般化互惠——测量、机制及方法论意涵,中国社会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2006年7月于太原,获得二等奖。
2006年8月11~13日,参加在沈阳市召开的“2006年全国社会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
2007年7月20-22日,参加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2007年中国社会学年会”。
2007年1月18——21日,承办“第二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并作12学时的专题演讲,题目:整体网分析——UCINET软件应用。
2008年7月19-23日,参加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2008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参会论文:局部桥和结构洞——意义、测量及扩展,中国社会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2008年7月于长春。
2008年11月21-24日,参加在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的“第四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
2010年4月24-26日,参加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召开的“第一届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青年论坛”。
2011年7月23-25日,参加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中国社会学2011年学术年会。提交论文(1)刘军、王烨,2011,关系研究的三维原理,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2)刘军、王烨,2011,互动在社会网研究中的缺失及其影响,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3)刘军、David Willer, and Pamela Emanuelson,2011,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2011年7月。
2011年10月7-11日,参加在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召开的“第七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
2011年10月14-17日,参加在南京市河海大学召开的“全国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系主任联席会议”。
2012年7月6-9日,参加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八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
2012年7月13-15日,参加在银川市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参会论文:刘军,基于关系走出囚徒困境,中国社会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
2013年7月4-10日,协助郑莉教授主持、主办召开“社会理论与中国研究高级讲习班暨第二届社会理论工作坊”。地点: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年7月11-15日,参加在西安市召开的“社会网络分析国际会议暨第九届社会网与社会资本会议”(西安),主持“第一届关系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分论坛。
2013年7月19-21日,在“中国社会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贵阳)上,主持“社会网与社会资本”分论坛。
2014年7月10-12日,参加在武汉大学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主持“社会网与社会资本”分论坛。参会论文:(1)赵岩、刘军,2014,等级权力与结构权力对资源分配的影响,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7月11日(武汉)。(2)刘军、孙毅颖,2014,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博弈——一项个案研究,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7月11日(武汉)。(3)刘军、李艳春,2014,社会交换中的信息效应,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7月11日(武汉)。(4)刘辉、刘军、孙红叶,2014,社会价值取向和结构性交换关系对承诺的影响,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7月11日(武汉)。(5)刘军、项娣,2014,社会价值取向和惩罚对联盟的影响,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7月11日(武汉)。
2014年8月19-21日,参加在武汉市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论坛2014年学术年会”。
2014年10月24-26日,参加在南京理工大学召开的“第十届社会网与社会资本年会”,主持“关系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分论坛。参会论文:(1)刘洪源、刘军,2014,公平感知的权宜性——基于关系的第三方在场独裁者实验,第十届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学术年会,2014年10月24-26日(南京理工大学)。(2)李艳春、刘军,2014,网络结构与关系强度对情感的影响,第十届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学术年会,2014年10月24-26日(南京理工大学)。(3)郑鸣九、刘珍霞、刘军,2014,社会价值取向、惩罚对越级行为的影响,第十届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学术年会,2014年10月24-26日(南京理工大学)。
2014年11月14-16日,参加在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参会论文:(1)耿家臻、刘军,2014,拖下水:个体、关系、结构互动实验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11月14-16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周莹、刘军,2014,社会价值取向与第三方在场对独裁者资源分配的影响,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11月14-16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3)张国锋、陈彦羲、刘军,2014,产权、惩罚与独裁博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11月14-16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4)刘辉、刘军,2014,群际渗透、向上流动与低地位群体的情感承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年11月14-16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015年1月10-11日,参加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工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
2015年7月10-12日,参加在长沙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主持“关系研究:理论反思与中国经验”分论坛。参会论文:刘军、张博,2015,关系和联盟对守门行为的影响——一项实验研究,中国社会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参会论文,2015年7月12日(中南大学?长沙)。
2015年7月29-31日,参加在银川召开的“社会心理学文化混搭会议”。
2015年8月28-30日,参加“第十一届社会网与社会资本会议”(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主持“关系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分论坛。提交论文,刘军、李熙爽,2015,狐借虎威——一项实验研究,“第十一届社会网与社会资本年会”参会论文,2015年8月28-30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
2016年7月14-17日,承办、举办“第十二届社会网与社会资本会议”(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并主持“关系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分论坛。
2016年11月26日,参加“陕西省2016年社会学年会”(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2017年5月30-6月4日,参加“国际社会网大会暨第十三届社会网与社会资本会议”(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合办,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持“关系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分论坛。
2017年7月14-16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海大学),主持“关系研究:理论反思与中国经验”分论坛。
2018年10月20-21日,参加“第六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 ”(西安交通大学),分论坛三点评人。
2018年11月9-11日,参加“康德先验哲学及其效应学术研讨会”(主办: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康德哲学专业委员会,承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6月21-23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社会网络与美好生活高层论坛”(山东大学-济南)。提交论文:碾碎的整体网——整体网研究中的问题。
2019年6月28-30日,参加“中国社会学40年与实证社会学发展”国际会议(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提交论文:“撕裂”的“经验”——以整体网研究为例。
2019年7月12-14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云南大学-昆明),主持“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分论坛。
2019年8月16-18日,参加“东亚社会发展新趋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吉林大学-长春)。提交论文:“关系”助益“求职”?两种研究方式的比较。
2019年9月20-22日,参加“黑格尔与他的批评者们——第二届全国德国观念论青年论坛”(主办:德国哲学专业学会;承办: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9年11月8-10日,参加“德国观念论的效应暨第二届德国观念论论坛”(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德国哲学学会、中国康德学会《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
2020年9月9日,参加“中国社会学2020年学术年会文化社会学分论坛-社会治理中的文化自觉”(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办,腾讯会议),提交论文:刘军、李全海,“非遗”传承危机及其缓解——以唢呐和传统武术为例。
2020年9月10日,获得“中国社会学2020年学术年会体育社会学分论坛”(会议取消)优秀论文一等奖:刘军、李全海,“武术概念论析”。
2020年9月10日,获得“中国社会学2020年学术年会体育社会学分论坛”(会议取消)优秀论文二等奖:李全海、刘军,“武术的加速分裂及缓解”。
2020年9月20日,参加“中国社会学2020年学术年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分论坛”(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主办,腾讯会议),参与点评。
2020年9月25日,参加“中国社会学2020年学术年会传播社会学分论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办,腾讯会议),提交论文,刘军、朱翠翠、项娣,个性差异与网络结构:基于惩罚的实验研究;参与点评论文。
2020年10月24日,参加“中国社会学2020年学术年会道德社会学分论坛”(东南大学社会学系主办,腾讯会议),提交论文,刘军、朱翠翠,助人困境的整全性研究。
2021年3月27-28日,参加“心性与道体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专程旁听会议。
2021年3月27-28日,参加“第四界实践哲学中文论坛”(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专程旁听会议。
2021年5月22-23日,参加“2021年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暨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学”(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参与点评并提交论文:“误知分析单位”。
2021年7月11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比较社会研究与方法分论坛”(腾讯会议),参与点评并提交论文:强-弱关系之强弱——批判格兰诺维特。
2021年7月23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社会调查方法前沿分论坛”(重庆工商大学举办),提交论文“分析单位迷思:定义之辩”。
2022年3月20日,参加《社会研究方法评论》创刊号发刊座谈会暨首届社会研究方法工作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线上+线下腾讯会议),发言题目“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片论”。
2022年7月14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时空社会学论坛(腾讯会议),发言题目:时间中的关系传递:兼批弱关系命题。
2022年8月26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移民与社会发展论坛(腾讯会议),发言题目:社会融入研究的视域及问题本身。
2022年8月27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社会心理学论坛(腾讯会议),发言题目:关系逻辑中的关系:批判“弱关系优势”命题。
2022年8月27日,参加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传播社会学论坛(腾讯会议),发言题目:弱关系是最有效的桥?与格兰诺维特商谈。
2022年9月17日,与吴肃然教授合作召集“社会-CJS学术论坛之第十一届社会理论工作坊论坛”(腾讯会议)之“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础议题”分论坛。本人发言题目:关系逻辑下的关系?——兼批格兰诺维特。
2022年11月19日,参加“孙慕天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腾讯会议),发言题目“基础-主导-中道——纪念恩师孙慕天先生”。
2022年11月26日,参加《社会研究方法评论》作者编者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举办;腾讯会议),发言题目“《评论》与批判——兼谈发表何为”。
2022年12月2日,参加中国式现代化与调查研究的新征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庆暨第六届“中国调查”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业委员会),发言题目“社会研究方法新体系”。
2023年7月8-9日,与吴肃然、赵联飞等教授合作召集并举办“中国社会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社会学方法论论坛(天津),担任主持人。提交会议论文:分析单位可以观察吗?
2023年8月13-15日,参加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学科建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与社会学理论创新论坛,提交会议论文:从“偶性”看社会研究的对象——基于CGSS问卷的解析。
2023年11月4日,参加黑龙江省社会学学术年会(省社会学会举办,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作大会主题报告:偶性与谬证:基于CGSS问卷题项的解析。并提交两篇合作论文:(1)李艳春、刘军,吴肃然,社会科学只研究变异吗?(2)(指导的博士生)郭佳茵,论信任的第三性——“测量”中的问题(郭佳茵获得黑龙江省社会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3年11月3-5日,参加第六届社会科学本土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本土咨询心理学学术研讨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Indigenous Social Science Conference & The 7th International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Conference),主办单位:中华本土社会科学会等(台湾)。主题论坛A2:“关系”研究的进路与反思。大会报告论文:关系逻辑中的关系:兼批“弱关系优势”命题)Jun Liu︱Ties in Relational Logic—Critique of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腾讯会议号:107-941-857)。